我國需大力發展節能型冷庫設備
各水果、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,如上海、江浙以及湖北、河南等地,重要的運輸港口等,對冷庫需求量都比較大。而且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,促進了農產品深加工,食品精加工及冷凍冷藏等相關產業迅猛發展。同時對冷庫工程噸位、規模、質量和現代化程度的要求越來越高。
國內外冷庫行業現狀
國外冷庫行業發展較快的國家主要有日本、美國、芬蘭、加拿大等國。日本是亞洲最大的速凍食品生產國,-20℃以下的低溫庫在冷庫中占80%以上。70年代以前國外冷庫普遍采用以氨為制冷劑的集中式制冷系統,70年代后期逐漸采用以R22為制冷劑的分散式制冷系統。美國和加拿大占80%以上的冷庫都以使用R717為制冷劑。80年代以來,分散式制冷系統在國外發展很快,冷卻設備由冷風機逐步取代了排管,貯藏水果冷庫中近1/3為氣調庫,在冷庫建造方面土建冷庫正向預制裝配化發展,自動化控制程度比較高。比較著名的裝配式冷庫的制造商如芬蘭的輝樂冷凍集團(HUURRE),其庫板HE-3由無氟絕緣聚氨酯板和兩層鍍鋅的鋼層組成,輕便易拆卸,施工期短、氣密性好、空間利用率高。
近年來,國外新建的大型保鮮冷庫多是果品氣調庫,如美國使用氣調貯藏蘋果已占冷藏總數的80%;法國、意大利也大力發展該項技術,氣調貯藏蘋果均達到冷藏蘋果總數的50%~70%以上;英國氣調庫容達22萬t。日本、意大利等發達國家已擁有10座世界級的自動化冷庫。
我國自1955年開始建造第一座貯藏肉制品冷庫,1968年建成第一座貯藏水果冷庫,1978年建成第一座氣調庫。1995年由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首次引進組合式氣調庫先進工藝,并在山東龍口建造15000t氣調冷庫獲得成功,開創了國內大型組裝式氣調冷庫的成功先例,用戶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。1997年又在陜西西安建造了一座10000t氣調冷庫,氣密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該公司氣調冷庫已分布在山東、河南、北京、湖南、新疆、陜西、天津、四川等省市自治區,并獲得客戶的較好信譽。廣東、北京等省市大約先后引進了40座預制裝配式冷藏庫,總庫容約為7.5萬t。近幾年來,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,主要分布在各水果、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。據統計,全國現有冷凍冷藏能力已達500多萬t,其中外資、中外合資和私營冷庫約占50萬t,國有冷庫450多萬t,分屬于內貿、農業、外貿和輕工系統,其中內貿系統冷庫容量達300多萬t,占全國總量的60%以上。我國商業系統擁有果蔬貯藏庫面積達200多萬m2,倉儲能力達130多萬t,其中機械冷藏庫70多萬t,普通庫為60多萬t。
果品蔬菜保鮮一般采用最低溫度為-2℃的高溫庫,水產、肉食類保鮮采用溫度在-18℃以下的低溫庫,而我國的貯藏冷庫大多數為高溫庫。大型冷庫一般采用以氨為制冷劑的集中式制冷系統,冷卻設備多為排管,系統復雜,實現自動化控制難度大。小型冷庫一般采用以氟里昂為制冷劑的分散式或集中式制冷系統。在建造方面以土建冷庫偏多,自動化控制水平普遍較低。裝配式冷庫近幾年來有所發展。
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
冷庫利用率偏低??臻g利用率傳統的冷庫設計一般高5m左右,但在實際操作應用中,尤其是無隔架層的冷庫利用率低于50%,如物品堆碼的高度一旦達到3.2m時,外包裝為紙箱的食品,因重壓變形、吸潮等原因極易出現包裝破裂、倒塌等現象,導致食品品質降低,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。
國內很多冷庫屬于無證設計、安裝,缺乏統一標準,缺乏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現象較為普遍。操作人員未經專業培訓無證上崗,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。部分容積500m3以上以氨為制冷劑的土建食品冷庫,其庫址選擇、地基處理、制冷設備安裝等嚴重不符合《冷庫設計規范》(GB50072-2001)的要求,存在諸多安全隱患。許多冷庫名為氣調庫卻達不到氣調的目的,部分低溫庫一建成就面臨停用或只能按高溫庫降級使用的局面。
制冷系統維修措施不力,設施設備老化嚴重。制冷機的正常維修周期一般為運轉8000~10000h即應進行大維修;運轉3000~4000h進行中維修;運轉1000h進行小維修。適時對制冷系統進行維修、保養,可以及早消除事故隱患。因為國內大多數冷庫尤其是90年代以前所建冷庫,設施設備陳舊、管道嚴重腐蝕、墻體脫落、地基下陷、壓力容器不定期檢驗。普遍開開停停,帶病運營現象十分嚴重。
冷庫節能措施未引起足夠重視。冷庫屬于耗能大戶,有數據表明:蒸發器內油膜增加0.1ML,會使蒸發溫度下降2.5℃,電耗增加11%。冷凝器中若存在油膜、水垢,蒸發器外表結霜等均會導致蒸發溫度下降,耗電增加。另外,低溫庫凍結間或速凍裝置進貨后壓縮比小于8時,應先采用單級制冷壓縮,當蒸發壓力降下來后,其壓縮比大于8時再改用雙級壓縮制冷方式[5],而許多低溫冷庫一開機就啟用雙級壓縮機,使冷庫能耗加大。
自動化控制程度低迷。國外冷庫的制冷裝置廣泛采用了自動控制技術,大多數冷庫只有1~3名操作人員,許多冷庫基本實現夜間無人值班。而我國冷庫的制冷設備大多采用手動控制,或者僅對某一個制冷部件采用了局部自動控制技術,對整個制冷系統做到完全自動控制的較少,貨物進出、裝卸等方面的自動化程度普遍較低。
我國冷庫行業發展趨勢
我國在智能化作業發展方向一直都很有很明確的目標,除數控機械業內的不斷學習進取外,隨著技術的穩定,將冷庫行業自動化控制作業也作為一個發展重點。
我國在智能化作業發展方向一直都很有很明確的目標,除數控機械業內的不斷學習進取外,隨著技術的穩定,將冷庫行業自動化控制作業也作為一個發展重點,響應著國家對節能、環保、降耗,高效發展的號召,冷藏倉庫的管理和動作等方面都進行了加強,更推進了冷藏倉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常增長方式的轉型。這一研究會井然有序的在將來的幾年里迅速發展。
冷庫作為食品低溫流通的中樞環節,幾年我國冷庫在行業規模、貯存容量、科學管理、電子技術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提高,世界冷庫行業所受的重視更加集中,資環境良好,求空間拉大.良好的運行環境促進了我國冷庫智能化的發展,并逐漸成為發展趨勢,而冷藏箱的發展隨著智能冷庫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。
我國的冷庫建設一直在數量、規模的低階段上發展,對運行和管理的智能化相對輕視,使得行業間出現結構不合理、質量效益低的現象,制約了我國冷庫的發展。
智能冷庫的實現和進步離不開自覺而明智的創新環境的塑造、離不開政府的扶植和重視,近年來我國的農產品的生產、貿易、深加工、物流,冷藏箱,冷藏包域的需求都拉動了冷庫行業在技術上的提升,這都將使得智能化成為冷庫行業高效發展的最佳途徑。所以也要在用庫和管庫方面實現科學的治理方法,對冷庫企業的發展模式、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、客體的研究、內部的管理進行科學的展開分析,注重把未來冷庫的發展趨勢向著質量效益型轉變,引導投資環境由點投資向鏈投資轉變,保持一個良好的運行。
隨著冷庫保鮮設備行業的快速發展,冷庫行業順勢而為不斷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實力,駐足于能效產品的開發與生產,對于冷庫行業而言,應加大對超低溫冷庫的投入,盡快增加完善超低溫冷庫的產業鏈,掌握并改進相關技術,率先推出有影響力的產品和品牌。高能效技術產品已成為未來發展主導方向,因此創新節能技術已經成為冷庫行業不變的發展主題。
- 相關文章:
制冷設備運用越來越廣泛 (2013-8-23 9:47:14)
凌海大型生姜冷庫已經投入使用 (2013-8-3 10:0:30)
麥克維爾簽約漢堡王 (2013-8-1 21:30:12)
空調設備的來源介紹 (2013-7-29 13:4:20)
冰輪NH3/CO2制冷劑替代項目實驗成功 (2013-7-26 16:35:51)
天順生態農業基地保鮮冷庫在哈爾濱開建 (2013-7-16 8:10:30)
我國在低溫制冷設備實現新突破 (2013-7-14 8:9:19)
全球制冷設備、制冷運輸業等在未來5年內將飛速發展 (2013-7-13 8:29:32)
區域空間溫差在冷藏間的態勢分析 (2013-7-11 10:58:11)
何謂低溫生物學和冷凍醫學 (2013-7-10 9:35:46)
大連港國際10萬噸冷庫已投產 (2013-7-9 14:57:46)
冷庫技術及時更新有助冷鏈物流 (2013-7-6 9:2:43)
- 留言列表:
